虚拟货币风控系列|03:中国境内如何合法安全地持有虚拟币与进行转账

【风险自测】

   自从国家加大对虚拟货币监管力度,许多投资者困惑:个人在国内持有比特币等虚拟币合法吗? 如果我不交易,只是自己转账给亲友,会不会违法?本篇我们从政策法律角度解读在中国境内合法持币的现实,并提供安全持有与转账的实用建议。

01 中国法律如何界定虚拟货币?

根据我国现行政策和司法实践,个人持有虚拟货币被视为合法,但相关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。具体有以下依据:

1. 虚拟币是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:早在2013年,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文件就明确,比特币不具有货币的法律地位,但被视为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。我国《民法典》第127条也规定:“法律对数据、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据此,司法实践中多起案件都认定比特币等属于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。简而言之,拥有人身财产权,别人不得随意侵占你的币。

    2.个人持币炒币本身不违法:截至目前,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明文禁止个人买卖虚拟货币。2021年9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: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虚拟币兑换法币、撮合交易等“业务活动”。这里的“业务活动”通常指职业性、经营性的行为,因此监管意在打击的是开交易所、代币融资、作为中介经纪人等有组织的交易服务。个人偶发地买卖持有,并不构成“业务”,不能一概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该通知更多是提示风险——强调参与虚拟币投资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,亏损自负;如果破坏金融秩序或危害金融安全,相关部门会依法查处。这意味着,如果个人炒币行为引发了严重问题(如涉资巨大引发群体性事件、金融风险),可能会被追究。但普通投资者小规模持有交易一般不触及刑法。

 3.不能将虚拟币用作货币流通: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持有本身不违法,但不得将其作为货币使用。例如不能在市场上用比特币直接支付商品服务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也被禁止参与虚拟币相关业务。所以我们只能将其当作投资标的或个人资产,而非日常支付手段。

    概括来说,在中国个人单纯持有和自用虚拟币是被允许的,法律将其当作一种特殊的财产对待。但一切围绕虚拟币的交易、募资、宣传炒作行为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。一旦触碰金融诈骗、非法集资等红线,就会追究法律责任。

02 合法持币的现实风险

虽然法律承认个人持币,但在当前环境下,持有虚拟币仍面临一些现实风险,需要持有者有清醒认识:

 1.政策变动风险:我国监管态度偏严,“不违法”不等于被鼓励或保护。官方多次强调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后果自负。假如发生交易纠纷或被诈骗,很难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。法院有判例支持受骗者要求返还虚拟币收益的,但前提是没有违反公序良俗。如果涉及传销、资金盘等违法背景,合同会被认定无效,亏损只能自己承担。

2.交易渠道受限:国内没有合法合规的交易所,您只能通过OTC等方式买卖。这使得交易过程风险大增(正如前两篇所述的各种风险)。同时,境外交易平台虽可使用,但根据监管规定,它们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也属非法金融活动。所以个人上海外平台交易其实处在灰色地带。

 3.账户和资金安全:由于无法使用国内银行直接交易,很多人把币存在海外平台或私人钱包。然而,一旦发生交易所跑路、钱包被盗等情况,缺乏法律追索渠道。并且,国内银行一旦察觉您频繁向境外卡或机构转账涉币,也可能冻结相关资金。因此资产安全保障弱,完全靠投资者自己把握。

4.司法认定不一:尽管目前司法普遍承认虚拟币财产属性,但对其相关行为定性依然在摸索。有的案件中法院认为只要参与虚拟币投资,相关民事行为一律无效;也有法院认为正常民间借贷涉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仍受法律保护。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持币的法律风险。

    总之,合法持币不代表绝对安全。监管环境的不确定和外部风险并存,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安全存储和转账方式。

03 安全持有虚拟币的建议

1. 妥善保管私钥和钱包虚拟币持有最大的风险之一是技术层面的——丢币或被盗。一定要使用可靠的钱包(硬件钱包或官方客户端),并将私钥、助记词离线保存在安全地方。切勿将大额币长存于交易所账户,分散存储降低单点风险。开启钱包的多重签名或双重验证功能,提升安全性。

  2. 防范诈骗与黑客: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,不登录可疑网站。很多骗局通过仿冒官网钓鱼来窃取私钥。保护好个人信息,不要在社交媒体透露自己持有大量币,以免被骗子盯上。常见诈骗手法包括假客服来电称您账户异常、要求验证私钥等,务必提高警惕。

3. 适度持有,量力而行:鉴于虚拟币高波动和政策风险,不建议将个人资产过大比例投入其中。持有一定量自己熟悉的主流币种即可,不要轻易all in。一来分散投资风险,二来也避免因为持仓过大引发关注(例如银行看到你大额资金进出可能报警)。

4. 关注政策变化:及时留意中国大陆及香港、新加坡等地关于虚拟资产的新规定。2023年起香港实施虚拟资产交易持牌制度,但不等于内地开禁,而且明确境外平台向内地居民提供交易仍属违法。未来如果有政策松动或新的合法渠道,应优先考虑合规途径持币。现阶段,务必牢记境内任何币相关经营活动都在严打范围。

04 虚拟币转账的合法性与技巧

个人之间的虚拟币转账

 个人之间的虚拟币转账(比如您给朋友转一些BTC)本质上属于虚拟财产处置行为。在法律上没有禁止,但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,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:

  1. 避免触及洗钱嫌疑:给朋友转币前,最好确认对方的资金用途合法。如果您明知对方从事非法行为(比如赌博、诈骗),还帮他转移币,那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或洗钱罪。即使不明知具体犯罪,如果转账模式异常也可能被怀疑。例如有人让您帮忙把人民币换成币再转走,事后发现那人民币是诈骗所得,那您等于帮助隐匿赃款,可能被追责。所以,只与信任的人或正规渠道转账,不卷入可疑资金流。

2. 大额转币需小心外汇规定虚拟币本身不属于法定货币,不受外汇监管直接管辖。但如果您通过卖币在境外获取一笔美元,然后想转回国内,这相当于变相突破每人每年5万美元购汇限额。近年来监管部门警告过利用虚拟币跨境转移资产的行为。所以若涉及大额跨境转账,建议征询专业意见,确保不触犯外汇管理法规。

3. 注重交易留痕区块链转账具有匿名性,但对于较大金额转账,您可以保留一些佐证(例如邮件、聊天说明此转账目的)以备不时之需。如果将来银行或税务部门问及这笔资产来源,您能解释说“这是我多年持有比特币,卖出后通过合法途径取得”的证据链,如交易记录截图、收据等。这些记录在需要时可以证明资金合法来源。

 4. 不参与代币发行等违法活动:国内明确禁止ICO等变相非法集资活动。如果有人让您帮忙“转发币”、“代持币”以参与类似活动,请务必拒绝,否则可能被认定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而受罚。

安全转账技巧

安全转账技巧:虚拟币转账一旦发送就无法撤回,因此操作时要格外谨慎:

1. 核对地址:转账前反复确认对方的钱包地址是否准确无误,最好先通过小额测试转账确认到账,再进行大额转账。防止因为一位字符错误而把币打错陌生人地址,追不回来。

2. 设置合理矿工费:确保转账使用足够的网络矿工费(Gas费)以避免交易长时间未确认甚至掉单。如果是跨链或通过合约转账,了解相应机制以免操作失误(例如某些币需要Memo标签等)。

3. 保护隐私:如果不希望暴露资产情况,可以使用新地址或通过隐私手段(如CoinJoin混币服务合法前提下)保护交易隐私。但要注意,有些过度混币行为本身可能引起监管关注,普通用户量力而行即可。

4. 避免频繁大额进出:和银行账户类似,您的币地址如果频繁与可疑地址互动,也可能被风控系统标记。尽量不要充当别人资金中转,更不要出租、出借自己的数字钱包供他人使用——这相当于现实中出借银行卡,很危险。

05 结语

    在中国境内持有虚拟货币,目前法律上于灰色但相对安全的地带:持有不违法,但周边行为都要当心。投资者应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,既然选择持有,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在政策不明朗时,更要谨慎行事、低调处置。希望每一位持币者都能依法理性投资,安全保管资产,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